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闽北大地发展新的一页。7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南平市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谱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闽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950年,南平生产总值仅0.9亿元,1978年为8.7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生产总值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到1994年突破百亿元,2013年突破千亿元,2021年突破2000亿元,2023年GDP总量达到2270亿元,是1950年的2528倍。1951-2023年,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人均GDP实现新突破,195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仅81元,1978年为359元,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0985元,超过10000元的重要关口,2023年人均生产总值达85969元,是1950年的1061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23年,全市财政收入164.06亿元,比1950年的0.10亿元增长1595倍。1950-2023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全市人口由1949年的105.47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263万人。
二、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在我市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工业门类不全,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1950年,南平三次产业结构为66.5:5.5:28.0,为明显的“一三二”型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南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1978年38.5:37.3:24.2的“一二三”型转变为1989年37.0:39.0:24.0的“二一三”型。近几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稳固,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的新趋势,2023年,南平三次产业结构为16.8:35.7:47.5,为“三二一”结构,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就业结构显著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就业人员构成的重大变化。197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67.07:16.86:16.07,2023年发展为23.69:24.4:52.0,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降低4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7.5和36.0个百分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活跃,第三产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城乡结构加快调整。经济的发展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了基础。通过撤地建市、撤县建市、撤乡建镇的推动,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南平城镇化率为62.3%,比1954年的20.5%提高了41.78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前,南平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合资、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互补共荣、和谐共赢的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市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70%以上的GDP、90%以上的税收。
三、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南平是农业大市,75年来,全市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特色优势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1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675.32亿元,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较1950年增加了638倍。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23年粮食产量达118.82万吨,是1950年的3.2倍;蔬菜产量164.04万吨,园林水果43.40万吨,分别是1952年的305.8、14837.6倍;主要家禽和生猪出栏6.17亿只和169.23万头,分别是1985年的122.2和2.8倍,畜牧业产值约占全省的1/5;水产品9.65万吨,是1950年的206.6倍。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全市形成了茶、鸡、奶、菌、笋竹等几大特色农业,茶叶、主要家禽、海鲜菇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平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过75年的艰苦创业,南平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兴建了一大批技术先进、生产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企业,到目前已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工业体系,林业工业、食品加工、新型轻纺、氟新材料等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23年我市工业增加值总量较1993年增加了18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全市工业产业布局框架明晰,基本建成以“两区一带”工业为主、中心城区工业和各区县特色工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不断构建具有闽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我市永晶科技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太阳电缆“福建省超高压海底电缆工程研究中心”成为我市第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邵武市氟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圣农集团入选2022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青松股份、武夷星茶业等7家企业入选全省首届品牌价值百强榜单。
第三产业撑起半壁江山。南平第三产业走过了由小到大、从传统行业为主导向传统和新兴行业并驾齐驱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进了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壮大,房地产、通信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教育、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行业。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比1950年增长了4292倍;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50年的0.25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078.4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950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47.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四、“三驾马车”取得历史性突破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南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410万元,1978年为6833万元。改革开放后,南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投资建设成果丰硕。1950-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2%,2023年南平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7%。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武夷新区新岭片区多期道路工程、延平新城产业园区、邵武综合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华电邵武电厂、单体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产运营,为南平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战略支撑和带动作用;陆续建成顺昌-邵武高速公路、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铁路和公路,建成使用武夷新区轨道交通工程、省道303线武夷新区新岭至公馆大桥段公路新线等一批重大设施,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升。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截至2023年,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700.29公里,比1985年的304公里增长了1.3倍;公路里程由1952年的872万公里增至16231公里,增长17.61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23年末总里程达1043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率达100%。延平新港投入使用,闽江航运常态化运行,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3.5万吨。2023年民航旅客年吞吐量达19.81万人次。
消费市场实现跨越发展。1949年南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0.4亿元。随着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逐步发展,到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亿元,是1949年的8.3倍。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多种所有制商业发展等措施的促进下,消费品市场日渐丰富,199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亿元,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市场得到巨大拓展,带动国内市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立足南平实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展。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亿大关,达到842.6亿元,比2012年增加503.2亿元,年平均增长8.6%。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流通”的深度融合,以及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的快速兴起,电子商务进入黄金发展期,大众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智能型、健康环保型转变,2023年末,全市76家限上电商单位销售达11.04亿元。
对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南平市对外经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1955年全市出口收购值仅9.03万元,至1978年达264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改变了市、县外贸公司没有对外经营权的局面,1988年首次自营出口69万美元。此后,对外经济工作不断拓展,2000年外贸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2011年突破10亿美元,至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30.81亿元,其中,出口额125.36亿元;进口额5.46亿元。目前,我市产品主要出口至美、欧、日等16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上亿元的重点商品达20余种。二是利用外资规模日益扩大。南平市引进外资工作与改革开放同步,从无到有,经历了起步、推进和发展三个阶段。1979年光泽县投资企业公司与菲律宾华商合资兴办砂纸砂布厂标志着南平第一家三资企业诞生,实际利用外资5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1994年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2000年突破2亿美元,2011年超过6亿美元,此后,从2012年起利用外资统计口径更改为验资口径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至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83万美元,增长65.8%。实际对外投资额160万美元,增长87.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劳务人员1657人次,增长166.8%。
五、社会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南平不断推进教育发展,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义务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明显提高。2023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57%,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0.22%。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77万人,比1962年增加4.64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5.50万人,比1952年增加15.0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8.88万人,比1952年增加12.18万人。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南平的科研机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家发展到2023年的省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建设省级众创空间18家、市级众创空间20家、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242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1978年全市政府部门科技费用支出仅24.8万元,2023年提高到3.25亿元,增长1308.7倍;2022年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24.64亿元,投入强度为1.11%,分别是2000年的27.0倍和2.46倍。202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361件,比1995年增长16.0倍;授权专利2953件,比1995年增长58.06倍。2023年,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4件。
医疗体系得到加强。南平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1978年全市仅有卫生技术人员6879人,到2023年达19439人。1978年,全市仅有医院床位6652张,2023年达到16770张。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医、妇幼等学科门类较齐全的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形成,至2023年,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6个,设置农村医疗点1448个。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日益完善,已消除小儿麻痹、血丝虫、疟疾,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和改革开放前的64.6岁提升至77.46岁,有了大幅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八十年代起,南平市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立足资源禀赋,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朱子文化、茶文化、建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市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2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5.33亿元,比2012年增长92.07%,年均增长6.11%;2023年全市111家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比2012年增长2.06倍,年均增长10.7%。2023年末全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5%,比1991年提高31.95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5%,比1991年提高8.85个百分点;报纸杂志期发数26.50万份;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15529万件,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5.2万件,快递业务量8019.98万件;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7.24亿元;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1万个,其中4G基站1.8万个,5G基站0.55万个;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33.1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97.78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6.28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110.2%,移动互联网用户260.82万户。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756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4.15亿元。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南平市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建成“一场一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全民健身网络已逐步形成。持续打造武夷山国际马拉松、大武夷超级山径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延平)、考亭郊野钓鱼大赛等品牌赛事,并不断培育山水特色赛事品牌,在云灵山旅游景区举办户外挑战赛、自行车爬坡赛、和平古镇旅游景区举办古道越野赛、在红色旅游景区举办定向越野赛等一系列山地赛事活动。谋划引进各类高水平赛事活动,在承办省运会后连续承办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田径、摔跤(公开组)预赛、省青少年田径、游泳锦标赛、全国游泳俱乐部大联盟总决赛等省级以上青少年赛事。同时,闽北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上不断创造佳绩,涌现出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侯玉珠、举重冠军张国政,亚运会排球金牌得主汪嘉伟、水球冠军董文鑫、举重冠军万建辉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六、民生福祉迎来历史性变化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6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27元,分别是1984年的84.6倍和65.7倍。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5.9%,比1990年的62.5%下降2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比1984年的69.6%下降31.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80.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5.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31.79万人。2023年,全市共有833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67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455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全市就业人员达123万人,比1978年增长43.0%,年均增长0.8%,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在4.1%以下的较低水平。
七、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飞跃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南平森林覆盖率达78.89%,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全优,空气质量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3.8万个,PM2.5浓度优于欧盟标准,市本级及6个县(市、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生态资源富集,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耕地、林地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林木蓄积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毛竹林面积占全省40%、全国十分之一。同时,我市深度挖掘“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和“3+4+5”重点产业集群优势,白羽肉鸡育种攻关、产品开发、精深加工等全链条深化延伸,“圣泽901”种鸡推广超932万套。深入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全竹利用”产业链建设做法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省竹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南平。武夷岩茶文化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北苑贡茶·龙团凤饼”被国家版本馆收藏。成功举办海峡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茶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等主题茶事活动,国家唯一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我市,全市毛茶总产值突破51.84亿元。完成南平首宗、全省首例通过全国水权交易平台的水权交易,华润怡宝一期生产线建成投产,光泽北坑矿泉水项目首条生产线调试完成,谷河山泉项目加快推进,全市水产业产值增长超33%。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整市域创建先行区进展评估全国第1。
回顾峥嵘岁月,鉴往知来;展望锦绣前程,催人奋进。新中国成立75年来南平发生的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艰辛的努力换来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南平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天的南平,正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为共圆复兴梦想而努力奋进,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